即使已经立秋,但全国各地还是高温把控。在这种湿热的情况下,不少人的心情会变得烦躁,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自己也是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而有的人则整天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孰不知这是情绪“中暑”了。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被称作情绪中暑。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气温高、气压低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明显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易与周围人群吵架,或者行为古怪,固执地重复一些动作。这个情况,在心理学中属于“易激惹现象”,在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其中,办公室“白领”、室外工作者、性格争强好胜者,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均是高危人群。
“情绪中暑”主要靠自我调节,建议人们在气温升高后,调整生活起居,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晚上10时至11时入寝,并可适当午休;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都有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通风。
防治“情绪中暑”,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空灵的轻音乐,注意培植浪漫情绪,想像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快的东西,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畅思遐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以忘却热浪袭击,降低心理热度。只要少想烦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却夏日的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