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贴秋膘”因人而异 立秋进补6注意 |
|
|
保持健康习惯, 防“秋老虎”伤人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特别是秋后久晴无雨时,暑气更加逼人,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但只要注意饮食和正常的起居习惯,“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1、注意防晒,尽量在阴凉处工作;
2、注意饮食,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就从餐桌上撤除,要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但也不能过于清淡,要注意营养均衡;
3、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要多饮水,每天至少饮1000毫升以上;
4、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出丢失的钾,但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
5、要注意保护室内空气流通,空调房室内外温差不要大于7℃;
6、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7、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不要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不要忘记秋天昼夜凉的特点,早晚要注意加衣,防止受寒;
8、心脑血管病人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绿茶有强抗氧自由基作用,有防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夏季饮料。
如何健康“贴秋膘”
夏季炎热高温,很多人可能胃口很差,吃的食物量很少,油腻的东西吃得多点儿会感觉不舒服,即便吃进去以后,消化吸收不好,所以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自然饮食的摄入。另一方面,针对即将到来的冬季,人要动员更多的能量去预寒,所以消耗会大,这个时候就会在之前有一种生理上的储备,这个储备正好落在秋季这个关键时期,所以说立秋之后需要“贴秋膘”。
那么立秋贴秋膘吃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拼命进补的,需要注意的人群有以下几种:
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看来立秋贴秋膘吃什么不仅在民间,在中医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还在为贴秋膘吃什么而烦恼,那么就根据自己的体质遵循上述的方法来挑选适合的“秋膘”吧。
谨防酸碱失衡
正常人血液的PH7.3~7.4,呈弱碱性,利于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人体具有自动的缓冲系统,能自身处理好酸碱的关系,从而使血液酸碱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达到生理上的平衡。
如果借着秋季凉爽,食欲大开、大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等成酸性食物,超过了机体本身的耐受程度,就可以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导致血液性酸中毒,最终形成“酸性体质”,这就很容易使人患上目前很时髦的“代谢综合症”(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肥胖等)。
谨防毒素蓄积
“贴秋膘”敞开肚子大吃鸡鸭鱼肉, 势必使得体内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过量堆积,天长日久就会造成体内氨、氮、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的蓄集,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精神萎靡,乏力、倦怠,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人的肠胃好似一个港口,必须进出平衡,如果船只、货物堆积,超过了港口的负荷量,必然引起船只互相碰撞,阻拦,进出不能,这个港口也就成了一个死港臭港。这说明及时清除体内毒素很重要。
蔬菜五谷比起肉食来,不仅容易消化,而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刺激肠管蠕动,使粪便很快地排出体外,这就减少了毒素对肠壁的毒害作用,可以及时地清除肠中垢腻,预防大肠癌,保持身体健康。
谨防肥胖
适当的“贴秋膘”确实有益于恢复体力,但若贴补过分,外加运动不足,摄入热量与所你消耗的热量不能等量齐观的话,摄入与排出不平衡,很易导致“秋胖超重”,尤以中心型肥胖(腰围大于臀围)为多。
所以应采取积极的对策:“管住您的嘴,迈开您的腿”,即少吃多运动,多吃些减肥食品:如红小豆、辣椒、冬瓜、竹笋、黄瓜、洋白菜、兔肉、发菜、苦丁加绿茶等,避免“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的发生。
谨防痛风
“贴秋膘”大多有吃烤肉、吃海鲜、涮火锅的习俗,会摄入很多的如肚丝、百叶、腰花、脑、鸭肠等动物内脏、水产海鲜(干贝、虾、海鱼)、芦笋和蘑菇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佳肴配美酒,啤酒、白酒纷纷进肚,加之活动少、肥胖,日久天长,必会由于机体发生“嘌呤代谢障碍”而引发痛风的发作。在秋季痛风发病率很高。
而两大瓶啤酒内含嘌呤70毫克。当食用高嘌呤食品后需要进食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菌藻类、牛奶及奶制品等碱性食物,以使体液尽量“酸碱平衡”或趋向“弱碱性”。并要每日饮水或果汁(樱桃汁、葡萄汁、芹菜汁)饮料1500--3000毫升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并促使尿酸盐排出体外,并使流经肾脏的尿酸浓度降低。
谨防厚重秋燥
“燥为秋之主气”如多食肉类食物,补得太厚重,很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秋季宜多吃些汤汤水水的食物,食粥不失为一保健养生之良策,可在粥中加入梨、萝卜、芝麻、银耳、百合、菊花等润肺祛燥的食物,如栗子粥、梨子粥、芝麻粥、胡萝卜粥、菊花粥、百合银耳莲子羹等。
立秋养生的5原则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4、应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小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警惕秋季心理疾病
在秋季,天干物燥,人们容易感到烦躁,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导致抑郁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要保持开朗的性情,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和别人交流,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自己进入抑郁的心理阴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