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媒体对中医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也不绝于耳。10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医药行业热点问题暨中药战略大品种培育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发出“探索临床疗效,重塑评价体系”的呼声,一个“遴选中医优势病证,培育中药战略品种,重塑中医药评价标准”的大平台呼之欲出。
据工信部2013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工业仍是全国12个工业门类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其中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子行业又是医药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板块。另据中国中药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药单家单品种年销售超过1亿的有350多个,年销售10亿以上的有十几个。一批中药企业率先开展大品种的战略梳理、顶层设计和再研究工作,其产品迅速成为新的大品种。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在会上指出,面对质疑、拷问和批评,必须通过研究证明中医药核心价值,指明中医药创新方向,找出中医药独特优势及中药在临床治疗方案中联合、协同及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表示,中医药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应利用学会与协会的专家、技术、政策资源,优势互补、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学会在优势病种的遴选、临床路径的探索和中西医融合方面的推动作用。以临床实践为依托、以大品种临床应用实践为基础,融合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循证医学等先进方法与手段,促进中医理论创新,探索中药产品在临床方案中的特殊价值与独特优势,推动中西医对中医药临床作用及价值的认同。逐步研究制定中西医都认可、又能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能表达临床独特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中医药大品种的培育做出探索性实践。
究竟该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组织思路去研究培育中药战略性大品种,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设计方案、实施路径让已上市的中药品种再制造几个中药“重磅炸弹”,探索突出中医特色、表达中药临床优势、彰显中西医结合疗效的上市后研究与评价标准,而不是盲目套用《中药新药临床评价标准》与西医的金指标,40多位各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从各角度探求中药临床价值及研究评价体系,对话中医药创新发展方向。 |